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上)

2015-7-8 11:08:07 1278 0

[复制链接]
东海杰泰 发表于 2015-7-8 11:08:07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东海杰泰 本帖作者

2015-7-8 11:08:07

许多父母对怎样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颇为关心,甚至可以说有点焦虑。我们需要以一种正确的态
度对待幼小衔接时期的教育,既重视又不过分紧张,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展学前教育。
1、确保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1)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营养饮食包括面包、谷类食品、水果、蔬菜、肉、
禽、鱼等以及相关的替代品(鸡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应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糖。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通过投掷、跑跳、攀登、随音乐跳舞等运动锻炼大肌
肉;可通过蜡笔绘图,做拼图游戏,学用平头剪刀和拉链等,增强手的灵活性。
    (3)鉴于小学生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
子的紧张度。可送给孩子一个小闹钟,从 10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慢慢增加定时闹响的时间,让
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做一件事情。至少提前一、两个月,开始作息时间的转换。按照穿衣、吃早饭、
步行到校所需花费的时间量,确定起床时间,让孩子习惯这样的作息制度。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
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6)重视的家长还可以入学前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
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2、做好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以乐观的态
度对待学习和学校。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将要入学的学校外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
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这
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心理期待。
3、做好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
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


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
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毫无疑问,父母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小需要家长的格外照看,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
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杂务也由父母包办。孩子开始学习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用
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 6~7 岁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
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有问题。一定要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
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
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条理做事
的习惯。比如衣服应该折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应该收拾到哪里。给孩子买一个小书包,让孩子把自己
需要的东西放进去,教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要求孩子把东西整理好才能吃饭。过一段时间,要求
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自信。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能干,灵巧。
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孩子的进取心,责任感,爱心等的培
养。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再事事替他们作决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进行选择,  一个孩
子能否学习的好,关键在于他否具有学习能力,即学习潜能。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
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有意注意。
    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们小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
很有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