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父母们,当宝宝在襁褓之中伸手、蹬脚,在膝前身后逗乐玩耍,以及面对大自然 眨巴着迷惑的眼睛的时候,请记住 17 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培根说过的话:“在子女还小时,父 母就应当考虑他的将来并加以培养,因为这时他们最容易塑造。”如何育子成材呢? 发现成材的萌芽。 孩子降临于世,就生活在父母为他精心安排的家庭中,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因 此在家里孩子最敢表现自己;最无拘无束,任凭想象力、创造力的天才发挥。父母在享受“天 伦之乐”或挣扎在无休无止的烦恼中时,千万别忘了细微地观察分析,以便发现孩子身上开始 显露的成材苗头。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是由他的母亲首先发现并培育成材的。爱迪生 5 岁那 年,听母亲讲了母鸡孵小鸡的故事,便做了一个小窝,把几个鸡蛋放在里面,自己蹲在鸡蛋 上孵起小鸡来。母亲知道后,没有因此而责怪和取笑儿子,而是从中发现了他想象、推理思 维能力的萌芽,保护了他好学爱问的天性。爱迪生上学仅 3 个月便因爱提问,被斥为故意难 为老师而遭勒令退学。母亲担起了全面教育培养他的责任,并帮他在家里搞了一个简单的实 验室。从此发明家的摇篮筑就了。后人在评价爱迪生时说:“如果爱迪生不是有这样一个好妈 妈,这个天才的大发明家极有可能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当孩子头一次向父母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材之路的开始。 创造成材的环境 古人就很重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因为自家居住的周围环境对儿子 的教育培养不利,曾三迁其址,被后人传为佳话。现今的父母则更应懂得环境对孩子成长所 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除了社会大环境之外,在家庭环境中,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学术气氛、 竞争气氛和民主气氛,为孩子营造一隅适宜成材的"天地"。 所谓“学术气氛”,其实是一种能够取悦孩子性情,培养孩子爱好,启发孩子动脑的家 庭生活环境。如经常放一些优美的音乐,经常讲一些有益的故事等等。如果家里居住条件允 许,一定要置备几个书柜,即使住房不宽敞也别忘了在墙上钉几块放书的搁板,做父母的经
常倘徉在书籍的海洋中,对孩子无疑是重要的身教。 “竞争气氛”指的是培养孩子不思满足、不断上进的家教措施。上海有一户五好家庭,家 长给孩子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同时也向孩子公开自己的工作、学习任务或目标, 彼此开展竞赛,这个办法很好。许多家庭对孩子还实行物质和精神奖罚,这对制造竞争气氛 不失为有效措施之一。但必须严格掌握奖罚的原则和尺度。 “民主气氛”即凡事要允许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得不对,父母可以做认真的解 释,应允许孩子争辩。要让孩子能够自由地参加大人的谈话,并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可能 给予答复和说明。孩子受惠于家庭的民主气氛,未来一定具备更多的见解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切莫“揠苗助长”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身心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模仿性较强。但其大脑的生理结构还在发展 和继续完善过程中,尤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尚弱。家长不懂以致违反这个规律,硬逼着 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就可能得到与愿望完全相反的结果。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小时 候对收集制作植物昆虫标本很有兴趣。父亲不但从不违逆他的爱好硬逼他纳入所谓的“正规教 育”,而且还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儿子供他做实验。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达尔文学 成了日后做出成就所必须的东西。“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帮助。”老达 尔文育子成材的“秘诀”,对后人不无教益吧。 “知子莫如父母”,我们的孩子带着某种天赋来到这个世界上,从了解孩子人手,快快给 他"建造"成材的摇篮,是义务,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之源(东海) 教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