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2015-8-23 09:01:47 466 0

[复制链接]
东海杰泰 发表于 2015-8-23 09:01:47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东海杰泰 本帖作者

2015-8-23 09:01:47


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群的形成和独生子女缺陷产生,较大一部分幼儿产生社交障碍,
使幼儿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冲突。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
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在我
们实际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幼儿常常与同伴发生冲突,并伴随着打人等不良行为,
不太受同伴的欢迎,有的幼儿不爱说话,很少与同伴交流,同样也受到同伴的冷落,而有的
幼儿则比较随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较受同伴欢迎。调查可见,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原因
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的影响
(一)幼儿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家长对独苗关爱过渡,有个叫佳佳的小
朋友,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个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所以
到了幼儿园,他就会跟别人抢东西,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看着别人的东西好,就想永
远,家长也无条件满足幼儿的无理要求,以致在幼儿中经常出现抢东西等情况,使有些无法
进行下去。
(二)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耗子过分期望,过分干涉,过
分管教,过分严格等,并时时提醒幼儿不能输给别的小朋友,以致幼儿犯一点小错或未达到
家长的要求,就挨责备,遭到训斥,他们没有表达自己心愿的时刻,干什么都受到价值控制
着,心理压抑太多,就逐渐形成脾气暴躁的个性,在家里不能发泄,到了幼儿园就会经常欺
负同伴,与同伴相处不好。
二、教师的影响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反应,叫孩子干什么或指责孩子不应该这样做时,孩子会冒出一句:“我
们班老师说……”。可见,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有多大。这是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
特别喜欢老师,甚至崇拜老师,听老师的话有时超过听父母的话,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来
势的关注,能亲近老师,可是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样,幼儿受到忽视,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
心里就不舒服,他们年龄太小,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是对是错,反正可以达到目的就行了,所
以在看到其他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发生冲突,受到老师的批评,然后挨站在老师身边时,也
就故意学着他们的样子,去抢同伴东西等,虽然是受批评,但也很快乐。但是经常这样,也
会对幼儿心里造成伤害,性格受到了影响。而且,教师没有正确对待幼儿间的冲突,表现在
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没有问清原因,就胡乱地批评幼儿,简单的解决了事,幼儿因此觉得
很委屈,心里觉得难受,知道不管是谁的错都会受到批评,而且欺负者比被欺负者得到的好
处多得多,何乐而不为呢?
三、同伴的影响
鼓励幼儿多与身边人交往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
程中,不免会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比如,一个比较内向、安静的,也不易与同伴冲突的幼
儿,别的幼儿就以为他很好欺负,在活动中就经常欺负他,俗话:“沉默的人易有爆发力”。因
此,他忍无可忍时就会还手。或有些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幼儿,家里有钱,经常带玩具、书、
零食到幼儿园,平时因为经常欺负同伴,很少有人邀请他游戏,就借此机会给玩具小朋友玩,
给零食他们吃,家庭不够富裕的幼儿就受不了诱惑,而且幼儿求知欲也较强,为了能看上书,
玩上玩具,吃上零食等就会和他一起玩,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快,他们酒会染
上不好的习惯,变成爱欺负其他同伴,与同伴经常冲突。虽然同伴交往会或多或少对幼儿产
生不良习惯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让幼儿断绝与同伴的交往,毕竟同伴交往的利还是
大于弊,幼儿不能没有同伴,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怎样减少幼儿同伴冲突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对策:
(一)家长应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正确教育孩子
家长爱幼儿、关心幼儿是很应该的事,但是很多家长只是盲目地去爱,总以为对幼儿好
就是幼儿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都帮他做完,这样幼儿长大了就不会怪自己不宠他,不对
他好了,殊不知家长这种思想这种做法会影响幼儿同伴交往,阻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
做家长的应该多冷静思考,分清什么对幼儿有利,什么没有利,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
该做,遇到行为问题时,比如幼儿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时,家长首先要跟幼儿讲道理,让
他懂得什么是对什么不对。对孩子讲道理很必要,可以使幼儿懂得自己不对了,要服从道理,
以后又想这样做时知道这样行不通。再者,要让幼儿有情感体验。幼儿表现突出时,可以适
当地奖赏一些平时他想要的东西,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幼儿知道家长并不是什么都不给他,不
对他好,而不是像他想象的用哭、用闹的方式获得。有了道理有了情感,孩子就会慢慢养成
好的习惯,好的个性,乐于与同伴交往,交往中也能有个愉快的心情。另外,家长不能对孩
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从而对幼儿过早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会使幼儿增
加过多的压力,从而对学习有过多的厌倦。
(二)教师关注、了解每一位幼儿,辨证地看待幼儿间的冲突
幼儿跳出家庭的圈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从集体生活中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但是幼儿年
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还不会为对方考虑,少采纳别人的意见,又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
力差,也很容易跟着同伴做同样的事,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以致引起争吵或者打
架。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家庭状况
等,以致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幼儿冲突原因,在了解幼儿冲突原因后,要对他们的冲突采取辨
证的方法,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了事。孩子发生冲突固然
是破坏了教学秩序,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
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再说幼儿的冲突固然又不全是自身的因
素,所以老师也要经常思考,是不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还是家庭方面的原因等等,在处理
幼儿间的冲突时,老师还要强调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得到更好
的效果。
(三)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增加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幼儿在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容易出偏差,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必
不可少,这就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
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歉和道谢,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
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等。在这教育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逐渐学会了
关心和爱护他人,学会了为别人着想,会自己解决问题,避免很多冲突,而老师对孩子的冲
突充当中间人,对幼儿起冲突的缘由过程有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
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这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这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
削弱或剥夺他们的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掌握了一些解决
冲突的基本技巧后,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的能力及责任感。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宽松
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洽关系的发
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宽松的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
求少,鼓励性谚语多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境,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
伴关系,有了好的同伴关系就会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比如可以开辟“玩具世界”,发动幼儿
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
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在活动
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
养了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并不像前面说的只是一方付出,付出那方
肯定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才肯付出。还可以让幼儿讨论“怎么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
你玩具是该怎么办”,“你拿到伙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想玩别人玩具时该怎么说”等话题,
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爱护玩具,不抢夺捣乱等。
心理学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
有助于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确实,假如儿童在生活中真的
一点冲突也没有,这对儿童的发展未必是好事,但如果儿童处于太多的冲突之中,又会导致
儿童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所以,在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家长和老师不
要急于打骂孩子,把孩子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清楚自己犯的是什么错。
尽量自己解决冲突。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