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下,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 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从而使对孩子一生来讲尤其重要的性格 形成期 0—6 岁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失去了与父母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 而且由于“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造成 的影响使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与父母感情淡漠,行为、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 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家长稍有不依,孩子便哭闹不止等问题。 性格孤僻妨碍孩子成长 案例一:一位家长反映,由于他们夫妻俩做生意比较忙,孩子从小送给爷爷奶奶照 管。孩子现在已经上二年级了,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与父母也很少沟通,上课不 专心,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希望就孩子教育问题得到家长的配合,可是他们却不知该 从何入手。 案例二:烟台一位家长说,孩子已经 23 个月了,由姥姥照看,父母没有更多时间 陪伴孩子,孩子语言发展较慢,并且发音不标准。 案例三:临沂罗庄一位家长苦恼地说,孩子已经三岁半了,从 1 岁多送到奶奶家, 现在孩子接回来了,但是性格孤僻,送幼儿园孩子不愿去,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也不愿 与家人交流。 专家支招:在孩子 6 岁前父母应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教育孩子,科学育儿方法会 使孩子受益终身。“家长辛苦二、三年,孩子受益到永远”。对孩子来说童年只有一次, 请家长且莫忽略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培养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 形成的时期,在行为方式上处处模仿大人,如果在这个时期整天跟老人在一起,就会接 受一些过时的知识,在思维上接收一些老人的信息。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首先,要 与孩子成为共同成长的好朋友,要了解关心孩子的生活。其次,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要为孩子做表率,做楷模,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第三,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与 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亲情需要培育 案例一:孩子上初二了,14 岁,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学习成绩较差(班级倒数第 二名),很多科目不及格。对家长不尊重,夫妻俩想教训几句,奶奶还护着。夫妻俩觉 得很着急,孩子如此下去,长大后不是更与自己没有感情了。 案例二:有两个孩子,大孩子 18 岁,小孩子 13 岁,两个孩子从小均由老人照看, 上中学后又住校(住在老师家),学习习惯不好,文化课偏科,与父母之间共同语言少, 感情较淡漠。母亲将小的接回家,请家教给予辅导,希望能提高孩子的成绩,转变孩子 的性格,减少与孩子之间的陌生感。 专家支招:合格的父母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对孩子要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经常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去做自己喜欢 做的事,不要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第二, 对孩子要有足够的信任,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心底里的秘密)。 第三, 注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情。家长无论多忙,都应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到 大自然去玩耍,到亲子中心去活动游戏,就算在家也要设法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使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成长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