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孩子家里都有老人照顾,早上往往就会送得比较迟。还有的是爸爸、妈妈 9:00 才上班,他们也要到 8:45 左右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在冬天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我们对孩子的迟到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提醒为主,和孩子好好讲教育孩子不要迟到。也在班级的门上贴了“请不要迟到。”的标志。也和家长个别交流,让他们参加早操活动不要迟到。但是效果都不明显,今天不是你迟到,就是他迟到。迟到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情况从冬天一直延续到春天。甚至有的孩子还和爸爸妈妈讲:“迟到不要紧。”我们考虑到孩子迟到有孩子拖拉的原因,但是更有家长的原因,所以对孩子我们往往是原谅原谅再原谅。不想因为迟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家长他们舍不得在早晨喊醒孩子,让孩子睡会儿懒觉就觉得自己在爱孩子,同时在观念上认为幼儿园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导致孩子们对迟到也显得无所谓了。殊不知孩子正在渐渐地没有了时间观念,什么事儿都要磨磨蹭蹭。当孩子发生吃饭慢,做什么事你急他不急的时候,家长就在苦恼,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的,我该怎么纠正孩子这个毛病呢? 根据以上情况,我结合“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在班上开展了具在游戏性质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个孩子准备 5 个好习惯宝宝,红色的宝宝表示星期一,黄色的宝宝表示星期二,蓝色的宝宝表示星期三,绿色的宝宝表示星期四,紫色的宝宝表示星期五。孩子在一周五天里获得五个宝宝即都放在自己的家里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在活动开展的第一个星期,班上由原来一半以上的孩子迟到,发展为三分一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也不像原来来得很迟,基本上能做早操。第二周开始,孩子们迟到的人数只有几个了,这几个孩子在教师的个别教育下,有时也能按时到园。从这明显的数字上看,迟到问题得到的有效地解决。 “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不仅深入到老师和孩子们心中,也要深入到每位家长的脑海里,孩子的行为习惯会越来越好,坏毛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