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2015-6-27 09:15:32 855 0

[复制链接]
东海杰泰 发表于 2015-6-27 09:15:32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连云港

东海杰泰 本帖作者

2015-6-27 09:15:32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具备巨大的潜在能力,其中创造力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
如何能将孩子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关键在于成人能否早期发现这种潜在的创
造力所迸发出来的火花,在儿童时期被发现、激发和调动起来的创造欲望往往会影响孩子一
生的发展。根据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儿童创造力是深深地建立在动手操作的基
础上的,孩子边玩耍边萌发一些新鲜的想法,并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因此,我在平时
教学中,对“重视幼儿的实践操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作了初探。
一、创设环境,激活幼儿的创造意识
     幼儿的创造性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弘扬出来的,只有为幼儿的“创造性”这颗
种子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激活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性”这颗种子才会在幼儿身上生根
发芽、开花结果。
    皮亚杰认为,幼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体验的需求,如何能满足幼儿这种欲望和需
求呢?借助于将主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动作。因此,我尽量为幼儿多提供可操作、可实
践的材料和工具。如:各种形状的积木、拼图、棋类、卡片、镶嵌板、游戏棒等,这些操作
材料都具有多种功能性、多种层次性,极大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需求。同时我还鼓励
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工作,一些看似无任何价值的废旧物品,对孩子却有着极大的魅力。这
样幼儿能在玩具充足的环境中自由选择,他们通过插接或拼搭,能用积塑片或拼图建构出汽
车、轮船、飞机等物体,而用各种饮料瓶或树叶,则可通过剪、折、贴创造出造型各异、形
象生动的花鸟虫鱼等。总之,我每天都会惊奇的发现孩子们的脑袋里装满了奇特的念头,无
时无刻不在自然流露着幼儿拥有得天独厚的体验能力,这使得幼儿以好动、好奇的态度对待
客观世界,这是儿童创造性的巨大驱动力。
二、先试后导,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用先试后导的教学方法,即先尝试后指导,让幼儿在操作、探究、交往等活动中,找
到自己的自由发展区,充分发挥创造性。比如:“塑粒插图”是幼儿喜爱的智力操作游戏,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插出各种图案,有助于幼儿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幼
儿初玩时,我并没有预先指导游戏的玩法,而是让幼儿尝试着玩,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开始,
孩子们只是插出直线、横线、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接着有的幼儿在尝试正方形中间插
上花纹变成了手帕,有的幼儿在长方形下面加上轮子变成汽车,不一会儿,幼儿喜欢的小鸡、
小鸭、小兔等简单的个体图形在幼儿的手中出现了。
    随着幼儿兴趣的高涨,我逐步引导幼儿由简单到复杂加深,从个体形象发展成有主题的
画面,如:《美丽的春天》、《咏鹅》……慢慢地使插图的内容丰富起来了,然后我又深入
1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尝试着把一个主题分为几个画面,每人插一个画面,这样幼儿的兴趣更
浓了,一副《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又出现在幼儿的手中。
    幼儿获得这些经验,是由他们通过主动尝试、操作得到的,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幼儿
主动学习的态度,锻炼了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积极鼓励,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
    孩子的意志往往很薄弱,不能正确对待各种困难与挫折。因此,孩子在操作中遇到困难
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只要孩子有点滴的创新,教师
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使幼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更强烈的创造欲望。
    例如:在指导幼儿用饮料瓶制作活动中,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启发他们用
剪、折、贴等方法创造各种各样的形象,幼儿开始的时候兴趣很高,但是由于饮料瓶是塑料
制品非常硬,不容易剪折,而且还要掌握“切”技能,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孩子失去信心了,
这时,我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对有耐心的幼儿予以表扬,还给有创
意的幼儿贴上了小红星,孩子们终于恢复了创造的热情。经过他们的努力,一个个生动形象
的物体成型了,有花篮、储蓄罐,还有大公鸡、小白兔等,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孩子
们高兴极了。幼儿在这样的操作环境中,不仅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
百折不挠的创造精神。
四、同中求异,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许多孩子很早就有了创造的萌芽,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它,并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
幼儿同中求异,深入探索。
    在美国,有一位母亲育有两子,这两个孩子在十几岁时就拥有了好几项发明的专利权。
有记者问这位母亲在教育中有何秘诀,她答到:“孩子很小时有很多玩具,当他们掌握了一
种玩具的操作方法后,就要求兄弟俩想出很多种不同的玩法,每天如此,这样一种玩具就会
被兄弟俩开发出多种功能,他们常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位母亲的正确引导,为孩子将
来的创造发明奠定了基础。为此,我在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启发
诱导孩子变换、独创不同的操作方法,训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如: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户外拍皮球,发现幼儿只会一种拍法,于是我就提出了问题:“小
朋友,你们能尝试用其他方法拍球吗?”这下孩子们可来了精神,有的幼儿尝试着蹲着拍,
有的边走边拍球,有的跳着拍,有的从胯下钻过去拍……一个皮球被孩子们开发出了多种玩
法。
又如:在玩镶嵌板时,我发现大多数幼儿喜欢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一点创意也
没有。于是我就启发幼儿:“镶嵌板能镶嵌出小动物的图案,还能不能镶嵌出人物和其他图
案?看哪个小朋友能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引导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经过大胆
探索、尝试,孩子们不仅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动物与人物,还能创造出什么皮卡丘、火箭队等
其他新颖有趣的图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