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巧嘴”诱自信

2015-6-19 14:41:33 530 0

[复制链接]
屋里哇啦 发表于 2015-6-19 14:41:33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屋里哇啦 本帖作者

2015-6-19 14:41:33


一、老师变巧嘴



人人都说:老师都有一张灵巧的嘴巴,能说会道,把孩子“哄”得团团转,幼儿园
老师更是这样。而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嘴更巧:能与不同地域的孩子讲不同的方言。
    1、问卷调查,了解孩子的语言现状。
    每学期期末结束时都要进行新生报名登记,掌握幼儿人数,以便下学期分班、人员安排
等管理工作的到位。我们就在新生报名时,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一
份有关孩子语言情况的调查表,让幼儿园了解孩子的语言现状,特别要填写清楚的是孩子和
父母的语言状况,如果孩子听不懂普通话或不会讲普通话的,我们就进一步要求填写备注:
什么地域的孩子,常用语的方言是如何表述的等,老师根据家长的回答用符号或中文记录,
同时进行简单模仿,加深记忆,以便忘记。报名结束后,把全部外来孩子的语言情况进行汇
总统计,分析造成孩子语言障碍的原因,了解有多少孩子听不懂普通话或不会讲普通话,这
些孩子是哪些地域的,简单常用语的方言是怎么说的等,反馈到各个班级,使孩子的老师及
时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2、互相学说,掌握各地方言成巧嘴
    情况摸清后,我们就利用一两天的时间,按照外来孩子父母留下的简单记录,请模仿能
力强的老师示范,其他老师模仿,进行互相学说方言的训练,掌握各地的方言,以备后用。
刚开始老师们心里很不愿意,觉得怕难为情,没意思,也学不会,出现了畏难情绪,我们几
位领导就率先垂范,消除老师的不良情绪,找到乐趣。于是在每次的教科研活动前十分钟,
都进行互相模仿学说方言的训练(刚开始时象在学说外语)。时间一长,老师们掌握了说方
言的技巧,学得非常开心。为了怕自己对已掌握的方言使用生疏,经常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
碰到困难时,主动向别的老师或家长请教学习,刚开始时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成了老师们
的自觉行为。一学期下来,我们的老师能说七八种不同地域的方言了,个个成了“巧嘴”。
    二、孩子树自信
1




    孩子的语言是在轻松、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有句话大家都知道:老乡
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道出了老乡之间终于可以用方言大胆、轻松地进行语言交流了,把自
己心里积压已久的情感表露出来,所以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成人之间是这样,孩子之间何尝
不是呢。巧嘴老师就成了外来孩子的倾诉对象,从而找到自信。
    1、家园结合,帮助孩子掌握普通话
    新学期开始了,各班老师根据各孩子留下的地址,分别进行家访,与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各自的简单方言,同时把这些常用语的普通话教给家长,鼓励家
长平时多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以便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利
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时间,用不很标准的方言和普通话交替进行着与孩子交流,使
孩子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听懂普通话,并能学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教师和家长们的努
力下,外来孩子们很快就能听懂普通话了,也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了。小四班的章漫漫小朋
友还成了玲牙利齿的讲故事大王呢。
    2、经常交流,走进孩子的心灵
    那些外来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人,听着陌生的语言,表现得麻木、迟钝,
很多时候都会用大哭来表示他们的需求,用攻击性行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使班级常规不能
稳定。我们的“巧嘴”老师,面对不同地域的孩子,用他们的方言叫上一声孩子的呢称,说
上几句问候、关心的话,孩子马上表现出对你的亲近和信赖,对这些“陌生”的戒备心也一
下子松懈下来,开始主动与你交流、与同伴交流,并参与集体活动。经过多次交流后,你的
“巧嘴”鼓足了孩子的勇气,敞开了孩子的心灵,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很快就互成了朋友。
外来孩子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迅速开启,攻击性行为很快减少,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得到
提高。
    在全社会都要来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发展潮流中,我们不只是喊“口号”,更
重要的是付之于行动。我们的巧嘴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功经验,走进了外来孩子的心
灵,树立了外来孩子的自信,真正缩短了外来孩子与本地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共同健康
成长,共同和谐发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