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生活网

热图推荐

学习成绩与智力

2015-5-28 11:25:34 586 0

[复制链接]
东海杰泰 发表于 2015-5-28 11:25:34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连云港

东海杰泰 本帖作者

2015-5-28 11:25:34

  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
思考力和记忆力五个基本要素,智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许多人把学习成绩作为
孩子聪明程度的唯一标准,视学习成绩好就是天才学习成绩不好便是蠢才,认为学习
成绩就是智力。其实每个孩子所具备的智力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思维能力较强,而动
手能力较差;有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强,但思维能力较差。孩子学习成绩和未来的成就,往往
与一个人的意志、兴趣、情感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或机遇有关。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知识技能与智力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智力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
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学习成绩只能说明智力的某些重要方面,它所反映的仅仅是
学生对书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影响智力因素的研究揭示:学业成绩和智商(智
力水平的单位,即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呈相关关系,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只能反
映智力的 35%,其余的智力是不能用学业成绩来衡量的。说明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智
慧。人的很大一部分智力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与生活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与知识技能
的掌握虽然能相互作用,但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与态度、兴趣与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时影响
着知识技能的掌握,使考试成绩发生变化。智力与学习成绩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却不是一
对一的对应关系。智商高,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智商低,成绩不一定差。因为智商只能测
出孩子智力当前的水平,而不能测知孩子智力的潜在能力;只能对孩子认知能力作量的评价,
而不能作质的评价。如果孩子测验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过于紧张,往往会影响智力测验
的正确性。智商高的学生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因某些原因而对学习不
感兴趣,他们的成绩就提不高,即使原来成绩较好,也将有一天会滑坡,有许多幼年时智力
平平、不太聪明的孩子,由于加强了教育,又经过个人的努力,长大后竟成为才能出众的
人。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对于才智非凡的孩子也不能在思想上放松教育,要不断促使其才能
的发展。而对于智力平平的孩子更不能放弃,要激发他们求学的动机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
使智力由量变的积累而孕育新质,出现突变的飞跃,推动原有的智力向高层次发展。
     学龄前孩子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通常与他们的好奇心、新鲜感
受分不开。因此,作为家长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引导,经常带孩子出去参观、外出散步,或者
带着孩子摆弄和拆卸各种玩具等,让孩子在探索“秘密”的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父母
对孩子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要予以支持,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是让孩
子学习文化知识或是掌握技巧性比较强的知识,如绘画、弹琴等,父母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每次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即使对于同一内容的重复学习,父母也要每次变化方法,最好与游戏结合起来,学学玩玩,
动静交替,以免孩子产生厌倦感。年龄稍大的孩子可适当地组织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孩子的
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
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给予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孩
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不能超越他们已有的
水平和他们通过学习最近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并要及时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在家长看来
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却给孩子带来了成功的体验,并依据学习成果来调整心理活动,增强孩
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要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
趣时,切忌粗暴干涉、硬性强制或教条主义的方法。家长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参与
者的身份、商量的口吻、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蔼的态度出现在孩子的面前,使孩子感到
亲切、心情愉快,这种心理效应对于激发孩子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水晶币 +1 收起 理由
飞鸟与乌鸦 + 1 乐于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费找工作,招工人,就上东海生活网招聘!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