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又到了幼儿园新生报名的时节,家长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以下由专家提供的方法 将方便家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幼儿园。 一、看园舍环境。 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环境是最容易看到的,家长应实地到幼儿园走一走,察看幼儿园 的环境。 具体而言,可以从儿童活动的便利性、设施的安全性和环境的教育性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如幼儿园的楼梯与其他基本的设施是否专为幼儿而设计,户外场地中的运动器具是否安放在 草地或软质地面上,桌角等尖角部位有否保护装置,幼儿活动室里是否提供了足够孩子选择 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玩具、图书,以及操作材料等。 当然,还有些小细节也很值得我们注意。如:儿童饮水用的杯子有没有污垢;擦手毛巾 干不干净;教室里有没有幼儿的作品;图书、教具的陈列是否采用开放式,方便幼儿拿取, 并且看看孩子对这些用品是否能自由使用,有没有受到限制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对 判断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以及是否尊重儿童的发展会有帮助。 二、看工作人员素质。 除学历条件外,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 重要的。察看工作人员是否耐心和具有亲和力,对儿童是居高临下还是平等相待,以及在儿 童遭遇困难时是包办代替还是鼓励自行解决,这是一个不错的观测点。工作人员正确的态度 和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放松心情、专注游戏,并逐步建立自信,主动发展。 三、看教育方式。 幼儿园的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太早开始课堂教学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反感,进而导致 学习兴趣的降低。有的幼儿因为提前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小学后产生了“我都会了” 的心理而不好好学习,反而不利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应区别于小学,在内 容上不能照搬小学的课程内容,应通过儿童喜爱的活动方式——游戏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前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往往先做 后想,或边做边想,且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因此,一些质量好的幼儿园往往会优先满 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将学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玩中学,寓教于乐。因为游戏可以 使每个孩子按自身的基础和学习特点找到感兴趣的、能胜任的、富有挑战的学习材料及内容, 并得到适合其发展特点的发展。游戏中,教师会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提供操作材料
(有侧重智力思维方面,或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自然常识等方面),并根据孩子近阶段关 注的兴趣和热点,随时更换游戏材料。而幼儿为了顺利地游戏,往往要去了解物体的性质, 通过敲打和摆弄,变着法儿尝试不同的方法与外界事物作用,试图发现事物的变化。幼儿的 这种探索行为以及专注于一项活动的习惯是他们后续学习所不可缺少的,也会让他们受益终 身。 受市场竞争的影响,部分幼儿园会采取一些看似先进实则有违科学甚至不利儿童健康成 长的办法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以招揽更多的生源。对此,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辨别力,避免 步入教育的误区。以下是学前教育专家的普遍观点: (一)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打出了特色园的招牌,如双语教育、识字写字等,他们所做的培养孩 子特长的承诺也确实令不少父母动心。对此,父母应慎重选择。学前阶段是人终身发展的启 蒙阶段,重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基础,重在让孩子全面发展,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 定向,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一个项目必然影响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 或许每个幼儿园在办园特色上会有所偏重,但其主线应是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品 质: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孩子的 学习能力与专注力,这些比孩子学会跳几个舞、画几幅画、学几个英语单词重要的多。 (二)收费不是越贵越好目前本市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更多地因办学体制的不同而异。如 公办幼儿园,由于有政府财政投入,因此向家长的收取的费用就低;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则 由投资举办者参照办学成本等因素来自主定价,收费往往较高。对此,家长要仔细观察,判 断较高的收费是因设施的豪华所致,还是因幼儿园重视对玩具材料的投入、重视提高工作人 员的待遇(这对稳定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很重要)所必须。 (三)幼儿毕业进热门小学的人数越多不一定越好 有一些家长认为“热门”小学学习量大、学习难度高、有较多课程提前教,孩子可以不 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往往希望幼儿园能教孩子学识字写字和做加减乘除。还有一些家长带 着孩子奔赴各“热门”小学“忙应试”,用毕业进热门小学人数的多少来权衡幼儿园教育质 量的优劣。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开展不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读写算强化训练,殊不知 这是以牺牲孩子长远发展利益为代价的,极易导致孩子入小学后出现学习疲劳、课堂违规、 自信心降低等不良的学习行为。儿童如过早地握笔书写,一旦姿势有误,进入小学后纠正姿 势的难度会增大,且易产生因儿童用眼过度而患上近视的问题。让孩子一次次在未知的陌生 环境中“应试”,又会加剧孩子焦虑、紧张甚至是对立的情绪,反而会导致孩子对入小学的 反感,以及入学后产生“考试恐惧症”。因此以此标准来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是不明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