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来到东海大学生创业园,窗明几净的“创业室”内,吴阳正在电脑前和客户交流。80后的他拥有一家从事碳化硅、石英砂等矿产品对外贸易的公司,而在2013年之前,他还只是外地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的普通职员。在自家小区的宣传栏内“偶遇”的宣传广告,让他来到大学生创业园,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资金困难的时候这里会给我们提供免息小额贷款,还有免费办公场所、水电补贴和免费午餐,解决了我创业的燃眉之急。更不用说那些定期的创业培训、知识讲座和各种活动,加强了咱们各个创业团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都是特别有帮助的。”在摄影间里忙着为“宝贝”拍照的陶壮经营着一家淘宝网店,专门销售各类水晶饰品,“我用的数码相机、三脚架、摄影灯、背景布这些东西,都是大学生创业园提供的,为我省了极大一笔成本呀。”现在,他的小店每个月收入均过万元。大学生创业园内,像他们这样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还有很多。
大学生创业园只是东海县就业创业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东海县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政策、提升创业服务、健全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在机构设置、平台建设和激励机制上狠下功夫,努力营造出更高层次的创业就业环境。上半年,全县新增民营企业1856家,个体工商户2367户,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人员66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3%。县人社局人才办主任薄彩德介绍说:“今年是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的验收之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投入,做好跟踪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服务!”
强化政策扶持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东海县鼓励创业扶持意见二十条》《东海县大学生创业就业税收相关政策》《东海县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东海县创业实训(实验)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创业人员开通绿色通道,降低门槛,使他们创办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一样,在土地使用、技改扶持、财政补贴等方面享受同等优惠政策。投入100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还将陆续投入2000万元,用于创业促进就业。
强化创业培训体系建设,依托黄川镇的“草莓种植基地”、石梁河镇的“葡萄种植基地”、双店镇的“万亩鲜切花产业基地”、曲阳乡的“曲阳水晶街”等体现地方特色产业的代表,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形成了“一乡一品”的创业格局,催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380余家,带动近10万农户走上创业致富道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入园创业的大学生实行房租、水电费、午餐费全免的优惠政策,目前入驻企业52户,210名大学毕业生在园区创业就业。此外,淘宝街等失业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农贸市场等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混合型创业孵化基地,掀起了创业就业大潮。今年以来,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创业+技能”的特色培训,分别在“至善坊水晶雕刻学校”“翔宇计算机学校”“连云港海陵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水晶雕刻、水晶网络营销、水晶销售创业实训基地,今年举办了失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特色创业培训班66期,共培训创业学员2002人,成功创业781人,448人自谋职业,带动就业4000多人。
强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和创业项目库,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全免费。以“东海创业家园”为平台,发展会员2.5万人,服务对象10万余人次。同时,扩大贷款扶持范围,从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职(技)校毕业生、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个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对就业困难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200万元。目前针对大学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小微企业等发放小额贷款共计5000余万元。
为确保将就业创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东海县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专门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体系,作为“五大体系”的组成部分,出台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信息报送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