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人民日报 》第 06 版以《江苏东海县以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结对帮扶,家门口致富》为题,报道了我县白塔埠镇企业和行政村结对帮扶,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助力贫困户脱贫的故事。
江苏东海县以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结对帮扶,家门口致富 △白塔埠镇村民找到致富捷径 纷纷购置吊车全国各地承揽业务,致富奔小康 “在zf的帮扶下,我购置了一台25吨的吊车,每年能接不少活,贫困的帽子总算是摘掉了。”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埠镇前塘村村民赵光正说,几年前他父母先后患病去世,自己也因一次车祸,让家庭陷入了贫困。后来,镇、村扶贫工作人员及时上门联系帮扶,帮助减免了孩子学习费用和合作医疗费用,免费办理了大病医保,让他重拾了脱贫的信心。
△白塔埠镇吊车在外地作业 近年来,东海县白塔埠镇积极发动镇属企业参与全镇扶贫行动中来,全镇共有10家企业与10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优先从贫困户中招录工人,为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物资帮扶。依托辖区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转移就业1573人,其中公益岗位保障就业31人。 △白塔埠镇新元村办服装厂优先 招聘家庭贫困的妇女进厂务工
“我们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最大限度发挥贫困户脱贫主观能动性。”东海县白塔埠镇党委书记孙振强说。 △白塔埠镇村企联建扶贫高效采摘园
近年,东海县在“巩固、预防、提升”上做文章,做到政策覆盖不留死角、专项资金精准投入、村户收入稳步提升、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全县8.5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46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要求,突出解决‘钱、地、人’等制约因素,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做到脱贫‘一人不少、一户不落。’”东海县委书记高美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