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一个人只有在吃了大亏,受了大委屈,才会开始思考人生。
30岁,
开始思考人生(做好自己余生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让工作、事业、生活稳定),
开始孝顺父母(30岁开始养老),
开始思考孩子教育问题
(培养孩子30年,孩子到30岁如果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如何好好照顾父母?所以必须让孩子30岁之前独立。生活中多让孩子对自己说谢谢,每一个抱抱,每一次买好吃的。凡事多鼓励孩子,夸孩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直接间接,引导孩子。
何为循循善诱?举个例子
让孩子写作文,天上下饺子。
引导语
为什么下,下的时间地点,饺子形状,里面包什么,给什么人吃,是否好吃,有什么想法等等。
然后再让孩子去写。
不能直接给个题目就让孩子去写,孩子没有达到那个水平。)
待人接物
以和为贵,以善为本。
30岁,
这一切,算不算太迟?
把一路走过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子女,不让子女自己经历后才知晓明白,不至于周而复始,每一次都是从新开始,得不到参考。
上大学和大学后工作才是完整一套教育体系。大学和大学之前是理论,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是社会实践,都很重要,作为父母有责任辅助子女独立自强,只有他们独立自强了,才能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回报父母。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共勉。
————窦晓明
- 2019.05.29
|
|